三、選購皮色子玉的優(yōu)勢:
物以稀為貴!和田仔玉歷經(jīng)數(shù)千年采集,已經(jīng)日漸稀少。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貨的標志。但假沁色的帶皮子料近年非常多見,沁色多附著于表面,外表沒有油分比較干澀,需要注重區(qū)分。
目前市場上也有 10 元 20 元一塊的玉,也有價值數(shù)千上萬的,怎樣分辨?上等的和田子玉滋潤、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常言道 “ 黃金有價玉無價 ” ,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數(shù)萬至十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shù)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
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的。
皮色子玉的優(yōu)勢:
1. 帶有鋼印的子玉,無爭議,能確定其保值及增值性。
2. 行內有句話: “ 子料去了皮神仙認不得 ” 。主要指有些優(yōu)質的山料(甚至俄料)幾可與子料相比,而被商人充數(shù)高價出售,但進價上卻相差數(shù)倍之遠。因此沒帶皮色的裸體子玉較易有爭議而難定其保值性。
因此有人說:裸體玉有爭議,不能確定保值。裸體子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它給藝術家以充分的創(chuàng)作空間,也給了人們以五彩斑斕的藝術享受。
3. 選購皮色子玉時: 1. 重皮色; 2 重玉質; 3 重工藝; 4 重料形。
和田玉的歷史:
和田玉從遠古時就輸入到內地。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就有”完璧歸趙“的故事,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種,因為沒有真品傳下來,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認為是和田玉的人比較多。因為書上有記載,和氏璧是塊“璞玉”,璞玉是和田玉受風化、氧化后在玉表面生成的文化的發(fā)展起了很大作用。
古人以玉比人,以人比玉。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溫潤如玉,雪白如玉”之美談。清朝也是白玉最鼎盛的時期。
有講頭的玉器:
談到和田玉就少不了說子岡牌。子岡是一個人的名字,姓陸名子岡,是明朝蘇州人,他是個很好的玉雕師傅,喜歡在自己雕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子岡”。據(jù)載因為他的玉雕在當時比較有名,所以皇上就讓他為自己作一把玉壺但是不能在上面留名,陸子岡說不留名字就不雕;噬险f那就是抗旨要被砍頭。無奈陸子岡接了圣旨。玉壺做好以后,呈給皇上看;噬虾茏屑毜乜戳艘贿,發(fā)現(xiàn)上面沒有落款,而且做工非常精細非常滿足,就隨身帶著。有一次皇上一時興起非要自己來沖洗這把壺,皇上在洗的時候,摸到里面有一處感覺不平有點磨手,就拿到陽光下仔細觀看,覺得磨手的地方像是有字,再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里面確有“子岡”的落款;噬戏欠采鷼猓桶殃懽訉藖硪云劬飳⑵渫瞥鰯厥。一個玉雕大師就這樣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后來清朝有一個如意館是專做玉雕的,其中里面子岡款的玉墜最多,也是人們?yōu)榱思o念陸子岡。
和田玉的“漢蟬”,它是來源于紅山文化時期的器形。北方的女真滿族老祖宗們盛行的“含蠶”。在滿族數(shù)千年前的生活中,除游牧之外,蟬是唯一既能食用又能紡織的東西,可以說是衣食兩全。故人死后,“在口中含蠶”,有保子孫豐衣足食之意。
板指,是游牧民族馳馬拉弓的專用品。這樣可以保護手指不會受傷。也是滿族先人的生活習慣。板指源于長白山四周的民族。后來到了清朝,板指慢慢的變成了一種權貴和身份的象征。在清朝的時候,白玉做成的扳指最多,有全素工的也有在扳指上雕刻上吉祥意義圖案的。
和田玉俏色巧雕,白玉中有白色、糖色也有皮,玉雕師傅們利用一塊玉上的多種色彩來設計玉的圖案,這樣做不但顯示工藝的精細,也不浪費天然的玉料。有的是利用色彩雕上蓮葉或是雕成鯉魚的圖案;也有的雕刻上生動活潑的人物,讓人不得不佩服中國玉雕師傅的奇思妙想。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