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身符中于四面方位分別繪有火山、樹木、刀和水紋,分別象征火、木、金、水四種,中央為土。五行的方位與中國傳統(tǒng)五行方位一致。五行之說最早見于《尚書·洪范》(對于該書的作者、時代眾說紛紜),被認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之一。五行之說對于藏族文化影響也頗大,尤其在藏族傳統(tǒng)的歷算、醫(yī)學(xué)、占卜等方面所廣泛運用,至今如此。
在印刷的護身符中的九宮圖里沒有填寫數(shù)字,留在進一步制作時填寫。一般藏族九宮圖中的數(shù)字填寫與內(nèi)地九宮圖一模一樣,即為:
4 9 2
3 5 7
8 1 6
九宮的起源頗為復(fù)雜,常與所謂的“河圖洛書”相聯(lián),即九宮源與“河圖洛書”。《易傳》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然河圖洛書的具體內(nèi)容歷來沒有定論,爭議頗大。宋朝時期分為兩家,即蔡元定的河圖與洛書、劉牧的河圖與洛書。劉牧所主張的與蔡元定正好相反,即蔡元定的河圖為劉牧的洛書,蔡元定的洛書即劉牧的河圖。藏族地區(qū)的九宮圖與蔡元定的洛書,劉牧的河圖相同,數(shù)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與四為肩,六與八為足,五為腹心,縱橫書之,皆十五!倍鶕(jù)遠古傳說,伏羲時代,有一神奇龍馬出自于黃河,背負‘河圖’,又有神龜出自洛水,背上有洛書。伏羲根據(jù)河圖、洛書上的陰陽點而畫八卦。而藏族的護身符繪于龜背上,則定是依據(jù)“龜背洛書”之說。藏文漢歷著作中,有世間一切形成于烏龜之說。伏羲依河圖洛書造八卦之說,多為當代學(xué)人所棄,而藏族傳統(tǒng)仍奉行此說,故藏族文化中“八卦九宮”密不可分,常做為一個整體出現(xiàn)于歷算、占卜、祭祀等文獻之中。土觀·洛桑卻吉尼瑪?shù)摹蹲诮塘髋社R史》中對河圖與洛書的傳說都有記述,只是洛書的說法不同于我們上面所述的故事,言是夏禹所得。當然,這非是作者自創(chuàng),而是他在中原時別人講述給他的。因此清朝時期,藏族學(xué)者亦對中原學(xué)界中有河圖洛書八卦《周易》等方面的爭議有所了解。但在歷算、醫(yī)學(xué)、、宗教儀軌等中使用八卦九宮時,只注重其實用、象征性,而很少顧及源流之類的學(xué)術(shù)見解。
如前所述,藏族地區(qū)將“八卦九宮”視為神,在祭祀文獻中與其他的神佛并列,為祭祀供奉的對象,賦予其更為神奇的一面。藏傳佛教的一些高僧甚至認為《周易》的思想與密宗無上部相近!蹲诮淘戳髋社R史》中載:“吾等具德上師一切智游戲金剛曾云,‘易經(jīng)奧義可說與無上密部相合。’此為其親弟子所語”。(劉立千譯本)一切智游戲金剛即作者的上師、清朝大國師章嘉若必多杰,他精通藏、漢、滿、蒙四種文字,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自有所認識與研究。他這句話頗分量的話,表明他對密宗的最高級法無上瑜伽部與中國最深奧的經(jīng)典《易經(jīng)》間有所比較,非是輕率斷言。亦足見《易經(jīng)》所代表的八卦文化一直得到了藏傳佛教界的重視,并成為藏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護身符中的烏龜、五行、十二生肖(地支)、八卦、九宮等象征著宇宙萬有、生命本源及其運行規(guī)律,并依此來避禍求福,具有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另外,九宮是典型的幻方數(shù)學(xué),而古代人類極為迷信類似的幻方數(shù)學(xué),認為有種種神奇功效,可以保護人的生命。印度人也有幻方作為護身符的習慣,阿拉伯世界也重視幻方的作用(見夏鼐《考古學(xué)和科技史》)。因此以幻方作護身符,也非是藏族所特親TTP/1.1 401 Access Denied
械摹?/p>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shù)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yīng)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