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玻璃制作工藝簡單,制作成本較低,模仿各種珠寶玉石的外觀仿真性好,玻璃便成為仿制各種珠寶玉器的萬能材料,也就是說幾乎沒有玻璃不能仿制的珠寶玉器品種。玻璃的主要化學成份雖然是二氧化硅(石英),由于玻璃中石英與其他成份的配合比例幾乎可以隨意調整,所以它要比天然玻璃中石英的變化范圍大得多。除了我們日常多見的用于制作玻璃器皿和建筑門窗的普通玻璃以外,“高硅玻璃”的石英成分幾乎高達100%,“高鉛玻璃”中所含的石英低于40%,而氧化鉛的含量卻高達50%以上,其他的品種還有“稀土玻璃”(商業(yè)名稱“變色玻璃”、“類電氣石玻璃”等)、“綠柱石玻璃”、“金星石玻璃”等等。所以玻璃的物理和光學性質變化很大,如玻璃的硬度范圍在摩氏4.5—7.5之間,對光線的折射率一般在1.47~1. 70之間,當達到1.95時,硬度會低于摩氏4,它的密度值范圍在2.2~6.3之間。從玻璃的以上物理特性和光學特性來看,即便是在珠寶玉器鑒定試驗室,如果是僅僅憑借一兩項這樣的檢測數(shù)據(jù)即定名為玻璃,這樣的依據(jù)是不夠強有力的。比如說在1.47—1.7的折射率范圍內,正是絕大多數(shù)珠寶玉石的折射率范圍,密度在2.2—6.3之間的范圍,可以說它囊括了無機質礦物玉石的范圍,4.5—7.5之間的摩氏硬度范圍,它幾乎可以是涵盞所有“玉石”品種的范圍,所以除了常見的普通玻璃外,目前如果僅憑刻劃玻璃對比硬度這種方法來下結論,顯然有時候就會出錯,我的那位朋友就是因此而上當?shù)摹?/P>
幾天前有位朋友拿來一件手鐲,讓我看看是青海玉還是南韓玉?我說憑經驗感覺它不屬于和田玉類,而且有玻璃的質感。他說“不可能,買的時候我在玻璃板上作了刻劃試驗,能夠刻劃出痕跡來”。說著還在我的桌面玻璃板上劃了一下,我用手觸摸劃痕,確實是有點澀感。我告訴他,玻璃的硬度可以做到摩氏7以上。其實在目前要找出玻璃的唯一確切判定依據(jù)來,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我首先測出了它的折射率為1.47,摩氏硬度為6.5(與和田玉類的硬度相似),在側透射光照射下,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小的氣泡。從硬度上可以排除與它折射率相近的阿富汗玉(摩氏硬度為3),再根據(jù)具有球形氣泡而進一步確定,我告訴他這確實是玻璃料。
玻璃是非結晶態(tài)物質,因而不具有結晶礦物那種固定的燃點。制作玻璃的原料或廢棄玻璃被加熱時的變化:首先是逐漸變軟,然后漸漸變成黏稠狀的熔體,最后變成真正具有流動性的液體。這種液體澆鑄于各種模范之中,冷卻后便成為新的玻璃材料或玻璃器具。因此可以說,玻璃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它是凝固的液態(tài)物相,所以美國材料測試學會(ASTM)對玻璃下的定義是:玻璃是一種從熔融狀態(tài)下冷卻而未結晶的無機物質。黏稠狀液體冷卻成仿制玉器的玻璃材料,絕大多數(shù)都會留下氣泡,以及流動紋構造或不規(guī)則的交錯色帶。尤其是氣泡,即便是用現(xiàn)代制作玻璃的工藝技術,制作出來的玻璃出現(xiàn)的氣泡雖然很少、很小,不明顯到很難觀察得到,由于仿玉石玻璃沒有必要達到徹底消除氣泡,可以通過降低透明度的方法將這極少的氣泡隱蔽起來,因此如果觀測的方法不恰當,更難用肉眼看到這些稀少的小氣泡。玻璃中產生的氣泡形狀以球形最為長見,其他形狀還有橢圓形、拉長橢圓形,甚至拉長至管狀。雖然在天然玉石中僅有極少數(shù)瑪瑙水膽中含有氣泡,由于彼此之間很容易區(qū)分,所以氣泡雖然很難以看得到,但它仍然不失為鑒定玻璃的有力依據(jù)之一。圖2為仿和田玉手鐲玻璃板材套取手鐲后剩余的邊角材料;圖3為清晰可見的玻璃板材模型底部隔離網紋。
除了金星石玻璃因含有銅晶體包裹體而呈現(xiàn)鋸齒狀斷口外,大多數(shù)玻璃斷裂處會產生貝殼狀斷口。在屬于礦物多晶集合體類的玉石中,除了玉髓和高品質的綠松石外,均不具備這種“貝殼狀斷口”,應該說這種斷口是用目測方法判斷玻璃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玻璃雖然很容易與玉髓、綠松石區(qū)別開來,關鍵是在商品類玉器的鑒定中,能夠看到明顯斷口的玉器已經成為了廢品,便失去了鑒定的意義,更何況商家為了不泄露這一批貨的真實材質屬性,一般是不會讓人們看到它們的,因而斷口對鑒定工作的作用大打了折扣。
玻璃最大的構造特征是屬于非晶質體,它的光學特性為“均質體”,這是它與大多數(shù)光性屬于“非均質體”的多晶礦物集合體玉石最重要的區(qū)別之處。因此它在“正交偏光鏡”(檢測水晶眼鏡的“夾片”便是簡易“正交偏光鏡”)下,無論樣品如何轉動變換角度,均呈現(xiàn)出未有光線通過樣品的現(xiàn)象,也就是呈現(xiàn)全暗的現(xiàn)象。但是有些玻璃因應力作用,也會出現(xiàn)蛇皮狀交叉或不交叉的“異常消光”(像玻璃眼鏡片在“夾片中呈現(xiàn)出來的五花透光)現(xiàn)象。常用來仿冒翡翠的“脫;(部分重結晶)玻璃”卻會呈現(xiàn)出“全亮”的類似“多晶集合體”特性,這和翡翠在正交偏光鏡下的反應有些相象,需要憑借經驗進一步進行驗證測試才能確定。如果使用側重各不相同的大型物質分析儀器,如“紅外光譜儀”、“激光拉曼光譜儀”、“電子探針”和“射線熒光光譜儀”等,雖然對區(qū)別人工材料和天然材料十分準確、便捷,但不是所有珠寶玉器鑒定機構均擁有這些大型儀器。
別說一個普通消費者,就是對于一個專業(yè)的珠寶玉器鑒定者來說,是不可能攜帶著整套常規(guī)珠寶玉器鑒定儀器到市場上去買珠寶玉器的,因此對于任何一個消費者來說,掌握越多的目測技巧越好。這里我給大家一些建議,或許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1.由于我們接觸到的以普通玻璃仿制品為大多數(shù),其摩氏硬度為4.5—5.5,低于它常模仿的翡翠、和田玉類(軟玉)和玉髓等品種。因此用于刻劃普通玻璃查看痕跡,仍然是不可少的目測方法之一。通過這些檢測,可以濾掉很多用普通玻璃仿制的玉器。觀察氣泡(注意與水晶、瑪瑙中的天然氣泡和水泡的區(qū)別)、流動紋構造、不規(guī)則的交錯色帶及貝殼狀斷口,它避開了玻璃與其他玉石交叉的檢測數(shù)據(jù)重疊,比硬度對比可靠性大得多,又容易操作,更是必須注重的目測項目。
肉眼觀測玻璃中的氣泡,其實還有一種方法是很不錯的,就是在待檢測玉器拋光表面上尋找破裂氣泡小凹坑,它要比尋找內部的氣泡要方便得多。試想在玻璃澆鑄過程中,內部所產生的氣泡,總會有些氣泡隨機分布于器物表面的位置上,當它被制作、拋光工藝磨掉一部分時,剩余部分作為半球狀小凹坑處于拋光面上,找到了它就等于發(fā)現(xiàn)了氣泡。玻璃殘余氣泡凹陷小坑內部表面比較平坦,以此來區(qū)別機械撞擊、天然形成的小空腔等造成的小凹陷坑。如果能發(fā)現(xiàn)口面小而里面大的小凹坑,像一個雞蛋殼被平切掉小端一小段(這需要用較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觀察),這是氣泡僅僅被磨掉了一小部分,更能證明它是玻璃的氣泡無疑了。
2.要千方百計地尋找到“貝殼狀斷口”,這是鑒別玻璃很重要的依據(jù)之一。上面我講了新商品類玻璃仿玉器是很難看到有弧形紋“貝殼狀斷口”的(圖4)。但是由于玻璃的脆性很大,很容易產生斷裂,只要注意細心觀察,有時候也能夠找到細小的斷口。比如說在穿系繩的孔眼周圍、牌子類及楞角小于90度及較尖銳的玻璃仿玉器邊沿處,常常會出現(xiàn)細小的斷口。用10倍放大鏡即可以看到貝殼狀弧形紋,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斷口面是否呈現(xiàn)出大家熟悉的玻璃光澤。如果說既發(fā)現(xiàn)了氣泡,又找到了“貝殼狀斷口”及斷口面上呈現(xiàn)出,玻璃光澤”,依據(jù)這三點確定它是玻璃器一般是毫無疑問的。
3.細心觀察樣品的外觀。由于有些玻璃仿制品是采用壓模工藝制作的,因此所有楞線都是比較圓滑的。二是高溫黏稠熔體冷卻收縮時,有時會在平面上出現(xiàn)凹陷部分。三是在不容易被磨制拋光之處呈現(xiàn)出模制痕跡。四是壓模玻璃表面常有麻點及凹坑,在沒有經過精細加工部分仍然能夠看得到。五是注意觀察斷口面,沒有經受過磨擦的精細拋光面,均會呈現(xiàn)出大家熟悉的玻璃光澤。
4.還有一個傳統(tǒng)的經驗判斷方法可供參考,就是對樣品熱敏性和導熱性的判斷。和田玉有一個很大的特性就是“熱穩(wěn)定性”高,或稱為“衡溫性”好,就是它自身的常溫狀態(tài)比較穩(wěn)定,外界溫度對它的影響很小,所以佩戴它會感到冬天不涼、夏天不熱。炎熱天氣手握和田玉類,手掌散發(fā)出的熱氣會在玉石表面凝結成小汗珠。而玻璃的導熱率低,當它接觸人的皮膚時,由于它不能及時把人皮膚上的熱傳遞出去而聚集起來,使人感到它有溫熱之感。在剛剛拿起來的時候,把樣品貼在臉上,如果沒有絲毫涼感,炎熱天氣手握樣品時表面沒有出現(xiàn)凝結成的小汗珠,就有是玻璃的可能,反之則可能是玉石類。這種方法要求你有一定的感官經驗積累,否則是很難體驗得到。
5.再一個傳統(tǒng)輔助鑒定經驗是掂重法,它是依據(jù)玉石的比重大干普通玻璃。就是要把它輕輕地拋起,細心體會它對你手心的沖擊力,根據(jù)它的沖擊力大小,即是它的比重大小,以此判斷出是玻璃或者是玉器。這種方法更需要長期以來的經驗積累,才能有效地根據(jù)樣品的大小而自動產生對比重大小感覺的調節(jié)作用,從而判斷出它是不是玻璃或玉石。
6.用感觀經驗來鑒別玉器的真?zhèn)危恼_性與實際經驗的多少成正比,對這些經驗的傳授,有許多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接受的程度往往靠“悟性”。因此僅用感觀經驗來鑒別玉器的真?zhèn),既有它的便捷性,更有它的局限性,這就是造成很多“行家”失手的原因。玉器鑒定對鑒定人員需要掌握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寬度,均有一定的要求,我們萬萬不可滿足于一知半解便妄下結論。當遇到難以確切下結論的時候,就要多向別人請教,最好的辦法是拿到鑒定設備齊全、先進(這些對判斷樣品的產地、品質等級雖然作用不大,但是對于確定樣品的礦物屬性是比較可靠的),鑒定人員經驗豐富(能及時修正樣品的特殊反應和儀器的結論)的珠寶玉器鑒定機構作檢測。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顧問,也陪客戶去產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