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狀如同和尚胸前掛的念珠。滿清王朝時期,只有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的官員上朝時才能配掛朝珠。朝珠的大小、質(zhì)量顯示著官員的身份和地位高低,平民百姓在任何時候都不許佩掛。
二十世紀70年代初期,在蘇州吳縣靈巖山的清代畢沅墓里,考古人員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翡翠朝珠。據(jù)載,畢沅對緬甸翡翠情有獨鐘,他上任湖廣總督后,將上等的翡翠雕琢成朝珠,與夫人終日佩掛,由此開啟了翡翠琢朝珠的先風。在畢沅等人的影響下,朝中官員開始使用翡翠做成朝珠,并蔚然成風。
這件翡翠朝珠為緬甸翠玉琢制,色澤溫潤,青翠欲滴。共有108顆珠子,珠粒大而飽滿,勻稱純凈,從色澤質(zhì)地看,應為同一塊翠料所制。此翡翠朝珠周長共158厘米,珠徑為1.3厘米。每隔27顆翠珠就加入一顆粉色珊瑚大珠,叫做佛頭或結(jié)珠。四個佛頭之中有一個是三眼的,下垂一葫蘆狀碧璽“佛頭塔”,佛頭塔上由一條黃色絳帶連有一串碧璽圓珠,略比翠珠小,這串碧璽珠上有一個圓形金屬“背云”飾物,內(nèi)嵌粉紅色碧璽,周邊嵌紅、藍寶石,背云下有一個形如蠶頭的碧璽 “大墜角”飾物。背云佩掛時垂于背后。背云兩邊有三小串碧璽“記捻”飾物,通常一側(cè)綴兩串,另一側(cè)綴一串;兩串的位置,男人佩戴的朝珠在左,女人佩戴的朝珠在右。每串有10顆小珠,每5顆為一組,中間有黃色絳帶相連,下面墜嵌有寶石的“小墜角”。
朝珠的各部分構(gòu)成是有特定寓意的,108顆珠子象征著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節(jié)氣和七十二候,四顆粉色珊瑚大珠象征著春、夏、秋、冬四季,背云則寓意“一元復始”,3串“記捻”表示一個月里有上、中、下三旬,合為30天。
這串翡翠朝珠現(xiàn)藏于南京博物院,是中國考古出土的組合保存最完整的全綠翡翠朝珠精品。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shù)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