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與機械工的打磨痕比較
“手工”加工玉器除了琢刻痕特征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打磨痕。迄今為止,只見到美國哈佛大學的陸述義先生和南京博物館的兩位專家聯(lián)合,對古玉的打磨痕作過一定程度的介紹。陸先生以館藏古玉通過X射線衍射,電子探微針,電子掃描等手段發(fā)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先民在6000年前就已經(jīng)能“利用金剛石和剛玉來加工玉器”的依據(jù)。尤其可貴的是陸先生經(jīng)過實驗,把用現(xiàn)代先進手段打磨的玉器表面和古玉的打磨表面分別用原子力顯微鏡觀察,得到的結(jié)論是:“不管現(xiàn)代化手段如何,只有用金剛石打磨的玉器才能與古玉吻合,但是,打磨的質(zhì)量遠不及古玉精致”。陸先生利用高科技手段的研究觀點至今還未引起太大反響,也許是曲高和寡,也許是沒有讓人得到直觀的印象。
手工與機械工的外觀表現(xiàn)比較
玉器的打磨質(zhì)量同其外觀表現(xiàn)密切相關。古玉溫潤瑩亮的美感,至今不能被任何以作偽手段加工的玉器替代,這是因為不同的打磨材料和不同的打磨方式?jīng)Q定了打磨質(zhì)量的不同。即便同是金剛石粉,單說古與今的粉碎法的不同,效果肯定就不同。這可以借鑒在研究古瓷胎土與新瓷胎土區(qū)別時的感悟。當肉眼看古玉時可以感受到古玉的柔和光澤,看新玉時卻要么是賊光要么是死光。什么原因,憑肉眼是難以言表的。而在高倍高清的顯微鏡下看到的許多直觀現(xiàn)象,就不會難以言表了。
筆者找了一些不同的玉器做對象觀察,有手工打磨的新和闐玉,有機械拋光的瑪瑙,有經(jīng)過反復研究確認的古玉,等等。在微米級能見度的顯微鏡下,古玉的表面呈現(xiàn)布滿大小不一的平面和大小不一的凹坑,平面處質(zhì)地極為細膩,光澤極為亮麗,常伴有微米級的并行直線,條線非常剛直,凹坑處的毛糙地子上或多或少呈現(xiàn)均勻的微米級細小反光點。在同等條件的顯微鏡下,手工打磨的和闐玉新器粗看與古玉并無二致,但是細看就看到了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新手工打磨的器表是大小不一的拱形凸面,而非平面,凹處與凸面的明暗反差也不如古玉那么強烈,凹凸相互間的結(jié)合過渡是圓滑的,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比喻來說,凸面猶如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面疙瘩。而古玉的平面則像未干的水泥被搪過了一樣凸面與凹坑的結(jié)合過渡是銳利的。當然要準確無誤地分清這些微痕特征,就不能堅持只信肉眼,而不信工具的成見。這些不同的特征所產(chǎn)生的不同光學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決定肉眼的感受。真古玉和仿品的涇渭之別所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感受,其中還牽涉到復雜的光學原理。
至于機械拋光的特征,很明顯是既不同于老工的打磨,又不同于新工的手工打磨,不容易混淆。由于機械打磨的強度決定了機械拋光沒有老工手工打磨那樣的平面和凹坑的相對應形態(tài),也完全不同于新工手工打磨那樣的凹凸不平的形態(tài),顯微照片上可以見到機拋面是劃一的平面,沒有對應反差的光澤。甚至于用酸咬等拙劣的手段仿制古玉的問題等,也就暫不展開。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shù)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