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學說的影響下,玉器不僅是王權(quán)的象征,還成了君子人格化的代表。
正是在這種玉文化思想的影響下,古代君子佩玉之風大為盛行。上層貴族和士大夫紛紛佩戴各種形狀的玉佩,他們在美玉的映襯下,享受著身為君子的榮耀。
當后人反思古代玉文化對后世的影響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古代玉器眾多的內(nèi)涵中,關(guān)于君子佩玉的思想無疑對后世的影響最為深遠,從周代開始,直至明清時期,甚至直到今天,人們在身上佩掛玉器的風尚一直興盛不衰。
追溯它的原委,其實正是儒家學說對君子佩玉的推崇所帶來的影響。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盧兆蔭認為,如果沒有儒家賦予玉的許多美德,在中國可能玉也會像其他民族一樣作為裝飾品,到后來慢慢有別的更好的裝飾品后就不用玉了,就是因為儒家賦予玉許多美德,所以它的發(fā)展過程中,除了裝飾品以外,它還能夠延續(xù)下來。
在佩玉之風盛行的漢代,古人出人意料地賦予了玉器另一種特殊的功能。
今天,人們選購一件玉器佩掛在身上,有的是出于裝飾的喜好,有的是為了寓意吉祥,還有一些人,則是基于一種驅(qū)災辟邪的心理暗示。
在玉文化的傳統(tǒng)中,驅(qū)災避邪的理念非常奇特,而它的淵源,則是來自于漢代先人一種獨特的玉器風尚。
漢代的人們在道家思想的影響下,認為天然的玉石凝結(jié)了天地的精華,人死后,只要把玉器覆蓋在尸體的表面,便可以保佑尸身不朽,靈魂升天。
在這樣的信仰下,漢代玉衣應運而生。
人們用人體做模型,把上千塊玉片連綴起來,做成玉制的衣服套在死者的身上。在玉器如此貴重的年代,制作這樣的玉衣無疑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它要耗費大量的玉料和大量的人力。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在死者的口中放置精致的“玉含”,在手中放上精致的“玉握”,人的五官也用專門的玉器堵住,甚至連人的生殖器都要用特制的玉罩盒加以保護。
在這樣周詳而嚴密的防護下,他們堅信,即使是在令人畏懼的地下世界,依然可以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
而這種玉能使人不朽的理念,逐漸地便賦予玉器驅(qū)災避邪的內(nèi)涵,它的影響也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當技術(shù)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