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么喜歡玉
【字體】: 【添加時間】:2014-09-03 【瀏覽】:3321 收藏本頁
地球上到處都是石頭。每個文明都曾經(jīng)歷過石器時代。世界各地的石頭文化也都很發(fā)達。但是到了新石器時代,在中國的土地上,漸次出現(xiàn)了以玉為代表的石制禮器。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石文化與其他文明的石文化產(chǎn)生了差異,并最終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
在大量接觸、利用、加工、處理石頭的流水線上,我們的先人面臨一個難題:如果石頭過于柔軟,方便加工,卻不耐磨損,不能夠長時間使用;如果石頭過于堅硬,耐磨損,可以長時間使用,加工卻異常困難。在面臨選擇時,大部分人傾向于一個折中方案,即選擇硬度適中,不過于堅硬,相對符合使用目的、耐磨損的石頭進行加工。也就是說,過于堅硬的石頭會被淘汰。但是,社會分工的進程中,對更為堅硬的石頭的加工,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漸漸突顯出來。我們的先人發(fā)現(xiàn),這種需要花費更多人力和物力成本加工出來的物品,本身就蘊含與花費相等量的價值,并且作為這種價值的形式載體,可以做等量的價值交換。隨后,這種交換逐漸演變?yōu)榇蠹冶舜苏J同的一個觀念——對類似石器的占有,等于對生產(chǎn)力的占有。于是加工類似石器的意義就被改變了:其使用價值開始逐步降低,甚至消失,沒有實用價值的付出,反而開辟出一個可以接納更多其他意義的空間。
除去堅硬、細膩、耐打磨的特性,那些多彩、溫潤、有特殊肌理圖案的美石,也在大量加工石器的過程中被挑選出來,并且漸漸成為制作禮器的專門材料。這就是玉。美石被稱為玉的時候,并不如同現(xiàn)在是某種石頭的特指,而是符合以上特征的、產(chǎn)自當(dāng)?shù)氐、所有美石的代表。玉的地位得到確立,完全是因為其自身的多重特性——這些特性讓我們的先人深信,玉是可以容納信仰、權(quán)力、財富、審美,甚至天地的最佳代表。在中國遼寧紅山、浙江良渚、四川金沙等眾多的文化遺存中,都出土有高品質(zhì)的玉制禮器。它們?nèi)缛f花筒一般,折射出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各種信息。
被制成禮器的玉,既承接于禮,也落實為器。先民賦予一些代表性器物以特定的性質(zhì),比如神圣性,器物也由此獲得了自身的意義,并仿佛是其內(nèi)在屬性一般,反過來支配著人們對待器物的態(tài)度——盡管這種屬性是人賦予器物,再經(jīng)過圣人制定繁雜的禮制之后,又被器物所吸納的。由此,從個人修為到“治國平天下”,以及仁義道德等倫理規(guī)范,都可以依附于具體的器物而存在。我們的先人讓“藏禮于玉”就此成為可能。“藏禮于玉”,再加上采玉的艱險和采玉環(huán)境的神秘莫測,不但讓玉價格高昂,而且披上了信仰的外衣。在漢代,出產(chǎn)玉的地方已經(jīng)被認為是有仙人居住了。昆侖山神話、西王母信仰、玉葬、食玉、大量玉雕的仙山仙人、園林里的海上三山等,都與此有莫大的關(guān)系。中國歷史上玉文化的巔峰時刻就此到來。即使隨后趕上了“禮崩樂壞”,玉不再成為權(quán)力的象征,“藏禮于玉”也可以迅速為“藏信仰于玉”“藏財富于玉”,直到為“藏情感于玉”所替代。以后2000年的歷史也以事實說明,玉的意義空間不降反升。中國人更加喜歡玉。
玉在中國文化中再也回不到自然淳樸的本原。從美石在石頭中被選擇出來,到地方玉在美石中異彩紛呈,最后是和田玉從所有玉中脫穎而出。然后,以和田玉為代表的玉,反過來代替所有的石頭,以及它們背后的自然、歷史、文化、政治。這一脈絡(luò)幾乎涵蓋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玉的影響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中國人的血液中,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禮的發(fā)展,讓玉和類玉的石頭,得到中國人特別的青睞!豆茏印贰盾髯印贰抖Y記》《說文》等,都提到玉有各種美好的德行。除了講到玉的一些自然屬性,這些文字實際是在強調(diào),一個高尚的人與玉之間擁有共同的文化內(nèi)涵。在孔子“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感召下,這些被祖先喜愛的石頭,不僅被賦予神秘色彩,也在歷史的不斷演進中,生成豐厚的審美屬性。
首先是中國人喜歡像玉一樣的人。我們很容易找到一些以玉來比喻和形容人的詞,比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玉樹臨風(fēng)”“亭亭玉立”“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等,它們都在深層次上證明石之美者與中國人的緊密聯(lián)系。然后是中國人喜歡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樣的石頭。從喜歡玉,到喜歡像玉一樣的人,再到喜歡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樣的石頭,這三個遞進關(guān)系,仿佛在昭示中國石文化的歷史真相——即,在保留石頭那些優(yōu)秀的自然屬性的前提下,中國人喜歡像自己一樣的石頭。
那些像玉一樣的人,必定被禮所包裹。中庸、混沌、溫良、內(nèi)斂是玉的氣質(zhì),也被后來推崇玉的儒家所看重。許多權(quán)力都依附在儒家理論上,成為中國以后社會發(fā)展的基礎(chǔ)。由像玉一樣的人組成的社會,必定如玉一般,超常穩(wěn)定、堅固與平和。還有那些可以刻在石頭上,也刻在我們大腦里的“金科玉律”。
在大量接觸、利用、加工、處理石頭的流水線上,我們的先人面臨一個難題:如果石頭過于柔軟,方便加工,卻不耐磨損,不能夠長時間使用;如果石頭過于堅硬,耐磨損,可以長時間使用,加工卻異常困難。在面臨選擇時,大部分人傾向于一個折中方案,即選擇硬度適中,不過于堅硬,相對符合使用目的、耐磨損的石頭進行加工。也就是說,過于堅硬的石頭會被淘汰。但是,社會分工的進程中,對更為堅硬的石頭的加工,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漸漸突顯出來。我們的先人發(fā)現(xiàn),這種需要花費更多人力和物力成本加工出來的物品,本身就蘊含與花費相等量的價值,并且作為這種價值的形式載體,可以做等量的價值交換。隨后,這種交換逐漸演變?yōu)榇蠹冶舜苏J同的一個觀念——對類似石器的占有,等于對生產(chǎn)力的占有。于是加工類似石器的意義就被改變了:其使用價值開始逐步降低,甚至消失,沒有實用價值的付出,反而開辟出一個可以接納更多其他意義的空間。
除去堅硬、細膩、耐打磨的特性,那些多彩、溫潤、有特殊肌理圖案的美石,也在大量加工石器的過程中被挑選出來,并且漸漸成為制作禮器的專門材料。這就是玉。美石被稱為玉的時候,并不如同現(xiàn)在是某種石頭的特指,而是符合以上特征的、產(chǎn)自當(dāng)?shù)氐、所有美石的代表。玉的地位得到確立,完全是因為其自身的多重特性——這些特性讓我們的先人深信,玉是可以容納信仰、權(quán)力、財富、審美,甚至天地的最佳代表。在中國遼寧紅山、浙江良渚、四川金沙等眾多的文化遺存中,都出土有高品質(zhì)的玉制禮器。它們?nèi)缛f花筒一般,折射出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各種信息。
被制成禮器的玉,既承接于禮,也落實為器。先民賦予一些代表性器物以特定的性質(zhì),比如神圣性,器物也由此獲得了自身的意義,并仿佛是其內(nèi)在屬性一般,反過來支配著人們對待器物的態(tài)度——盡管這種屬性是人賦予器物,再經(jīng)過圣人制定繁雜的禮制之后,又被器物所吸納的。由此,從個人修為到“治國平天下”,以及仁義道德等倫理規(guī)范,都可以依附于具體的器物而存在。我們的先人讓“藏禮于玉”就此成為可能。“藏禮于玉”,再加上采玉的艱險和采玉環(huán)境的神秘莫測,不但讓玉價格高昂,而且披上了信仰的外衣。在漢代,出產(chǎn)玉的地方已經(jīng)被認為是有仙人居住了。昆侖山神話、西王母信仰、玉葬、食玉、大量玉雕的仙山仙人、園林里的海上三山等,都與此有莫大的關(guān)系。中國歷史上玉文化的巔峰時刻就此到來。即使隨后趕上了“禮崩樂壞”,玉不再成為權(quán)力的象征,“藏禮于玉”也可以迅速為“藏信仰于玉”“藏財富于玉”,直到為“藏情感于玉”所替代。以后2000年的歷史也以事實說明,玉的意義空間不降反升。中國人更加喜歡玉。
玉在中國文化中再也回不到自然淳樸的本原。從美石在石頭中被選擇出來,到地方玉在美石中異彩紛呈,最后是和田玉從所有玉中脫穎而出。然后,以和田玉為代表的玉,反過來代替所有的石頭,以及它們背后的自然、歷史、文化、政治。這一脈絡(luò)幾乎涵蓋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玉的影響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中國人的血液中,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禮的發(fā)展,讓玉和類玉的石頭,得到中國人特別的青睞!豆茏印贰盾髯印贰抖Y記》《說文》等,都提到玉有各種美好的德行。除了講到玉的一些自然屬性,這些文字實際是在強調(diào),一個高尚的人與玉之間擁有共同的文化內(nèi)涵。在孔子“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感召下,這些被祖先喜愛的石頭,不僅被賦予神秘色彩,也在歷史的不斷演進中,生成豐厚的審美屬性。
首先是中國人喜歡像玉一樣的人。我們很容易找到一些以玉來比喻和形容人的詞,比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玉樹臨風(fēng)”“亭亭玉立”“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等,它們都在深層次上證明石之美者與中國人的緊密聯(lián)系。然后是中國人喜歡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樣的石頭。從喜歡玉,到喜歡像玉一樣的人,再到喜歡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樣的石頭,這三個遞進關(guān)系,仿佛在昭示中國石文化的歷史真相——即,在保留石頭那些優(yōu)秀的自然屬性的前提下,中國人喜歡像自己一樣的石頭。
那些像玉一樣的人,必定被禮所包裹。中庸、混沌、溫良、內(nèi)斂是玉的氣質(zhì),也被后來推崇玉的儒家所看重。許多權(quán)力都依附在儒家理論上,成為中國以后社會發(fā)展的基礎(chǔ)。由像玉一樣的人組成的社會,必定如玉一般,超常穩(wěn)定、堅固與平和。還有那些可以刻在石頭上,也刻在我們大腦里的“金科玉律”。
[-1-]
承接翡翠.和田玉.黃龍玉雕刻加工,翡翠賭石開料。為翡翠收藏投資客戶擔(dān)當(dāng)技術(shù)顧問,也陪客戶去產(chǎn)地看貨采購。
翡翠我們也進料加工銷售,價格很實在,比商場價格低很多,同樣的貨您在商場買一件的錢我們這里可以買二.三件。拍照片很麻煩,也難100%反應(yīng)翡翠的種和色及瑕疵,歡迎您來工作室來看看。
上海玉雕工作室電話:021-63018728 手機:13916539116 聯(lián)系人:梅先生
玉雕工作室地址



和田玉玉石資訊-欄目導(dǎo)航:




和田玉翡翠加工展示:

正在加載數(shù)據(jù)...



點擊排行:

51829玉佩中的中國傳統(tǒng)圖案含義
31408六字真言
31378和田玉辨別-高仿籽料(圖)
31309護身符
27797龍生九子(圖)
26101翡翠雕刻的審美
25419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部分玉器《二》
24603收藏級翡翠入門
24371慈禧太后的珍寶大觀
24057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部分玉器《三》
23388玉器名詞大全
23314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部分玉器《一》
22840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部分玉器《五》
21330樹化玉的加工
20862佛教八吉祥圖
19543玉器是怎樣拋光
19258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部分玉器《四》
18836避邪的飾物-剛卯
18628玉佛
18571法門寺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玉棺
18094玉八寶
18075玉刻心經(jīng)缽
17814玉鈴、玉杵
17779北京故宮十大鎮(zhèn)宮之寶
17325翡翠觀音(清)
17040清 御制銅鎏金嵌寶座金冠飾玉觀音



上海心石玉雕工作室




相關(guān)信息


3223玩古玉要有獨立的思維和鑒別能力
3250新玉玩料古玉藏魂
3248古玉流通渠道
3448古玉的來源
4250以玉取名
3246玉的溫潤就是君子的品性
3331玉墜的演變
3384古人眼中的玉
3727買玉料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8588怎么樣的玉才算好玉

